2012重庆公务员行测之对应分析法
2012-09-13 13:30:52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三、对应分析法为保证答案的唯一性和科学性,逻辑填空题通常会在空缺处的上下文设置一些提示信息,这些信息与正确答案之间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对应分析法就是通过揭示这种
三、对应分析法 
为保证答案的唯一性和科学性,逻辑填空题通常会在空缺处的上下文设置一些提示信息,这些信息与正确答案之间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对应分析法就是通过揭示这种对应关系,帮助考生寻找解题思路。对应分析法分为正对应与逆对应两种。 
1. 正对应 
正对应,指的是文段中上下文的某些词句从正面提示了正确答案的信息。常见的四种正对应类型为解说关系、概括关系、顺承关系、递进关系。 
(1)解说关系:解说关系的文段一般是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然后在后文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明。这种题目一般设空在前句,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后句中相应的解释说明的内容。 
(2)概括关系:与解说关系相对,概括关系是先具体阐述再进行概括,其设空一般在后句。遇到这种题目考生应从前句入手,从选项中找出与前句表达意思最贴近的一项。 
(3)顺承关系:顺承关系的语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几个相连的词语之间在顺序上存在不可逆性。这种不可逆可能体现为语段之间的前后照应;也可能体现为逻辑上的先后承接或是词句间的前后承接。 
(4)递进关系:递进关系的文段前后句存在一层进一层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有:而且、并且;何况、况且;进而、更、还、甚至。 
【例题1】节约其实就是这样的_____行为,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就是空调开多少度之类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就是买大排量还是小排量轿车之类的问题,就是是否选择一次性卫生筷之类的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简单 B. 琐碎  C. 日常  D. 普通 
【解析】答案为B。“表现在……选择一次性卫生筷之类的问题”是对空缺处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因此所填词语应与下文”细枝末节“对应,结合选项,”琐碎“显然更合适,故选B项。 
【例题2】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_____,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_____,在某一细节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_____,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_____。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明察秋毫  周密  威慑力  搪塞 B. 明辨是非  周详  使命感  推脱 
C. 抓大放小  透彻  好习惯  塞责 D. 高瞻远瞩  入微  内聚力  敷衍 
【解析】答案为A。“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与第一空构成解说关系的正对应。由此可知公司领导要注意细节,相关的只有“明察秋毫”;“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与“形成 _____ ”(第三空)构成解说关系,“不敢”提示了公司领导要形成的是“威慑力”。由这两空可知,A为正确答案。 
【例题3】(2010年4月联考真题)有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在历史上发生过二十几次,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似乎具有_____。对于物种大灭绝的发生是否真的如此频繁和有规律,还有争议。但即便是最_____的估计,也认为至少有5次物种大灭绝是非常明显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必然性 乐观   B. 规律性 简单    C. 突发性 粗略    D. 周期性 保守 
【解析】答案为D。根据题干,“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可以对应“规律性”和“周期性”,因此,可以排除A、C项;再根据“至少有5次物种大灭绝”中“至少”一词,可知第二空选择“保守”。 
2. 逆对应 
逆对应,就是文段中上下文的若干词句从反面提示了应选词语的信息。这种情况在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题目中也较为常见。当文段中存在诸如转折关系、并列关系、背离关系等逻辑关系时,考生可考虑此种对应。 
(1)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逻辑填空题设空比较灵活,但无论空设在前句或后句,一般都可通过找出句中相应词语的反义词来破题。 
(2)并列关系:并列关系的逻辑填空题目最典型的句式为“不是……而是……”,其表示的意思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即前后句之间存在逆对应关系。这种题目无论空设在前句还是后句,都可以从相应另一句寻找突破口。 
(3)背离关系:背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逆对应关系,在逻辑填空中常以表数量的词来表达。如“极少数”与“大多数”,“很多”与“也有许多”。显然,这些数量词之间呈现的是一种背离关系,通常我们可以从这种对应中找到解题的思路。 
【例题4】回到故乡时,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_____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_____ 而又急遽地转型,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美好  不着痕迹  似信非信  B. 淳朴  潜移默化  漠然无知 
C. 单一  默不作声  懵懵懂懂  D. 封闭  悄无声息  浑然不觉 
【解析】答案为D。“潜移默化”强调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村子的转型不可能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急遽”的,据此可排除B。“不着痕迹”、“默不作声”、“悄无声息”都含有悄然无声的意思,正因为村子的转型具有“快”和“无声”的特点,所以生活在其中的人才没有意识到,与此对应的词语为“浑然不觉”。 
【快解】 第二句中转折词“但是”前后表达了两种不同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和村里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代表着开放、现代,那么与之相对的村里的世界则应是封闭、传统。故第一空中填“封闭”最贴切。 
【例题5】刷卡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花钱方式,当我们用现金买东西时,购买行为就涉及到实际的损失——变空了,然而,信用卡却把交易行为_____化了,这样我们实际上就不容易感觉到花钱的消极面了。脑成像试验表明,刷卡真的会降低脑岛的活动水平,而脑岛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脑区。信用卡的实质就是_____我们,让我们感觉不到付账的痛苦。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合理 麻痹    B. 抽象 麻醉     C. 简单 迷惑    D. 概念 蒙蔽 
【解析】答案为B。该题考查语境分析和近义词辨析。由句中“然而”可知,该词前后语意相反,前一句讲述具体感受,因此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具体”相对,排除A、C项;第二空后面句子“让我们感觉不到付账的痛苦”是对所选词语的解释,“蒙蔽”有欺骗的意思,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相关热词搜索:重庆华政教育 2012重庆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

上一篇:2012重庆公务员行测之寻找确定选项
下一篇:2012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预测之判断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