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雾霾茫茫,人心惶惶,这几天,一则关于“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的消息在微博和各大网站热传。新闻让大家敏感的神经又多了一丝紧张感。六天的时间,肺能变成这样,我们的一些城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蓝天的指数屈指可数,谁还有心思在城里呆着,那一片嫩肺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
才隔了一天,事情就了有戏剧性的进展,报道中所说的复旦大学的那位教授紧急“澄清”说,他们的研究是通过“肺滴注法”直接对大鼠的肺进行染毒,媒体解读“不要夸大其辞,自己吓自己”。所谓“肺滴注法”就是直接“滴注”到大鼠肺组织,这与通过空气呼吸吸入的方式完全不同,实验中PM2.5的浓度也是正常空气中的成千上万倍,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热点分析】
大家对雾霾的紧张,对一个清洁环境的迫切愿望可以理解。在人们的直接观感受中,往年只有在深冬才能看到的雾霾天,今年来得比往年早,范围比往年大,污染程度似乎也比往年严重了。食品有安全问题,可以选择不吃,但空气里有污染,没有办法选择不呼吸,对雾霾的痛恨应该是每个人的普遍想法,可是在短期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让情绪处于失控的状态。换句话说,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雾霾?坏处不可逃避,同样的,也不能夸大其辞,逞一时之快,当全民处于惊恐之中时,尤显媒体的责任。
据东方早报记者的调查,这则所谓的新闻最早来源于广州一家媒体在A15版刊发半版广告,不久一家新闻网健康频道以《复旦大学最新研究敲警钟 雾霾致国民健康亮红灯》为题,发布了一篇2000余字的文章,内容大同小异。这种依附于一些药品,明显带有倾向性,说白了就是一则广告的文章,被一些网站当成了新闻来摘编报道。
那些参与转发的大V、媒体们,一片奔走相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们都低估了假新闻的漂白能力。显然,每一个参与转发的人都把斧正新闻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却很少有人愿意花点时间去求证一下新闻的可靠性。看起来人人都是无辜的,普通人转了是因为看到媒体也在转;媒体转了是因为有媒体这样报了,有网站这样登了,而且还有复旦大学这块牌子垫着底。每一个转的人都可以把责任推卸给上一家,每一个人看来都只是犯了小小的一点糊涂,都只是在原则问题上少了那么一点坚守。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在有意无意的参与之中,假新闻具有了传播的生命力。这其中要反思的环节很多,比如,媒体在刊登这样的软文时怎么来标明与新闻的区别?广告也是要对公众负责的,不能信口开河,要不然也该承担失实的责任。还有,为什么这样一则软文会被当成新闻来源,到底是谁在推波助澜?
拿公众怕的事来炒作自身,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可耻的。其实,一些人不是没有理智,而是心存一点侥幸,反正前头有人顶着,出了事也找不到我头上。法不责众,也就没有了顾虑,大不了,第二天发个辟谣的报道,炒热一个话题不容易,眼前的便宜不赚,那是亏了。
重庆华政教育(腾讯)微博:<iframe allowtransparency="" frameborder="0" height="75" marginheight="0" marginwidth="0" src="http://follow.v.t.qq.com/index.php?c=follow&a=quick&name=hz63489015&style=1&t=1377237755702&f=1"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 width="227"></iframe>
重庆华政教育(新浪)微博:<iframe class="share_self" frameborder="0" height="120" scrolling="no" src="http://widget.weibo.com/weiboshow/index.php?language=&width=200&height=110&fansRow=2&ptype=1&speed=0&skin=1&isTitle=1&noborder=1&isWeibo=1&isFans=1&uid=3037781203&verifier=23870844&dpc=1"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 width="200"></iframe>
1、华政使命:以教育改变未来!
2、重庆华政教育官方网站
http://cq.hzgwyw.com/
3、重庆华政官方微信平台:
上一篇:面试资料-2014年国考面试热点:中文热词,不该仅是“土豪” 频道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