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到鲁甸,可以丈量的是它们之间的物理距离,不可丈量的是中国六年间的成长和飞跃
云南地震之后,全国都进入了“鲁甸时间”。数百人员伤亡的噩耗传来,争分夺秒抢险救人,齐心协力抗震救灾,变成了全国上下的共同意志,更化作了灾区前线各路人员的火速行动。一场与生死竞速、与困难抗争的考题,猝不及防地摆到了全国人民面前。
这是一道必答的考题,更是一道只有“胜利”这一个选项的单选题。面对这一考题,交出一份什么质量的答卷,不仅是对党的宗旨意识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全国人民意志品质的极大考验。
多难励志。从六年前的四川汶川地震、四年前的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一年前的四川芦山地震,再到今天的云南鲁甸地震,每一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救灾,无不见证着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共同抗击灾害风险的顽强与坚韧。
灾难是对应急救援组织指挥的考验。每一次灾难发生,都是一道抢救群众生命财产的紧急命令。在这道命令面前,党中央果断提出明确要求;当地武警官兵火速抵达第一现场;各地救援力量随后紧急驰援,中央领导同志迅速赶到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继而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共伸援手,共克时艰。这样的组织指挥所形成的宏大场景,成为令西方社会刮目相看并大为叹服的“中国优势”。
灾难也是对民族精神的考验。平时,很多人谈到中国以及民族精神,常会无奈地摇头,认为“中国人民一盘散沙”,甚至认为一些人具有“自私的劣根性”。然而,当灾难来临,无论妇女、儿童、老人,还是白领、蓝领、金领,都能以灾情为“领”,捐款、捐物,献血、献爱心,每一个故事讲来都无不令人动容。中华民族的精神,其实就像长江黄河一样,平时流得弯弯曲曲、不急不快,但总会在地震这样重大灾害的逼仄时空中,焕发出一路浩荡、势不可挡的夺人气势,让人一见其平时不轻易为人所见的真实面目。
灾难也是对公民意识的考验。在汶川地震的救灾一线,人们看到了忙碌的唐山人;在随后的芦山地震等重大灾情的救灾现场,人们更看到了来自四川汶川地震等灾区的受灾群众,他们有的甚至架着双拐、戴着假肢,却活跃在灾民身边。而更多的志愿者,不仅出现在救灾现场,更是常年工作在灾后重建的工地、厂房、矿区、医院。“服务社会、回馈人民”的理念之花,在灾难的浇灌之下肆意开放。无数国民从现实社会的四面八方,以及互联网无处不在的虚拟世界,给灾区人民“加油”,给每一个救援灾区的人“点赞”。古老的中国,在灾害肆虐的特殊时刻,激发出更加强大的凝聚力与行动力。
从汶川到鲁甸,可以丈量的是它们之间的物理距离,不可丈量的是中国六年间的成长和飞跃。面对灾难,六年之前,我们不少人显得困惑、无助,今天,我们更多的人显得冷静、理性;六年前,我们不少人陷于伤痛、沉湎,今天,我们更多人选择了坚强、抗争;面对灾情救援,六年前,我们不少人都显出无知、盲从,今天,我们更多人选择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进而生发出对抗震救灾过程中各个人群的敬仰和尊重。
伏尔泰说:“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几天来,从鲁甸救灾现场传来的丰富故事表明,在困难的磨砺当中,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顽强意志,正显得更加坚毅,深藏于社会群众当中的创造力量,正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变化,来源于正在全国劲吹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与感染,来源于党风、政风、民风的相互影响。有了这种铺垫,答好鲁甸地震这道考题,全社会都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
申论资料-公考时评:答好救灾考题的中国,将更加自信
2014-08-08 08:50:53 来源: 评论:0 点击:
从汶川到鲁甸,可以丈量的是它们之间的物理距离,不可丈量的是中国六年间的成长和飞跃 云南地震之后,全国都进入了鲁甸时间。数百人员伤亡的噩耗传来,争分夺秒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