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资料-2013重庆法检考试历年真题申论练习题二
2012-12-05 11:52:42   来源:   评论:0 点击:

6.良好的社会心态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民族都很重要。之所以在今天备受重视,盖因中国发展已站在一个关键时期:处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拥有一个怎样的大国心态引

6.良好的社会心态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民族都很重要。之所以在今天备受重视,盖因中国发展已站在一个关键时期:处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拥有一个怎样的“大国心态”引人瞩目;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令提升大众“幸福基因”分量加重。就此而言,社会心态既指向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也承载“以人为本”的具体诉求。

政府应当监测民众心态,及时掌握社会心态的波动规律,作为宏观决策的依据。并且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套基于公众心态调查的社会预警系统。比如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研究所自1947年以来开始监测民众心态。在大量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该机构能够预测国际动荡和风险事件的发生,成为政局和国际问题的“预警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二平认为,这种调查至少可以发挥以下四种功能:预警。通过了解公众心态监测社会形势变化,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建议。通过了解公众社会态度及反映的社会问题,为国家公共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建设和技术支持;疏导。公众的一些不满意情绪,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宣泄就可以得到平息。公众社会态度调查本身就是一种关注和倾听,可以成为宣泄不满情绪的恰当渠道;监督。公众社会态度调查可以补充官方正式沟通信息的不足,监督基层官员的行为。

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市)建立了自己的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还有一些科研机构也经常做一些社会心态调查。通过这类机构,及时对社会舆情进行汇集和分析,准确把握社会心态,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前提。

7.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对的挑战。这些大众情绪虽未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但正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抵触消解。把握和调适社会心态,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一种执政挑战。

然而,扫描各地“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塑造路径,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的地方有“提法”没“想法”,仅停留在口号与姿态上;有的地方把心态问题经济化,以为“多发点钱就能让老百姓心态变好”;有的地方则认为“培育”的关键在百姓的自我修复,一味把心态问题归咎为百姓“不理性”、“不淡定”、“不宽容”。

其实,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是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以普遍存在的“焦躁不安”为例,城镇化及大规模人群流动,“漂族”、“蜗居”、“蚁族”人群大量出现,不安全感容易加重;房难买、学难上、病难看的现实矛盾,让人的不确定感增强;而少数干部的贪污腐败、一些地方的暗箱操作,使干群关系变得紧张而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以管理思维要求老百姓用“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以“淡定心理”驱除“焦灼疑虑”,显然难以达到。

近几年,虽然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财富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很不均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面对一掷千金的高收入阶层,普通百姓包括白领阶层普遍感觉经济上受挤压,社会地位快速下滑。收入差距加大导致的被剥夺感,社会竞争中的不公平感,以及面对权力寻租的无助感,必然交织成全社会的“弱势心理”蔓延。在这种情况下,以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姿态要求老百姓用“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显然难以达到。

我们倡导理性平和的心态,但如果监管防线屡屡失守,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生姜事件层出不穷,“淡定”谈何容易?我们追求开放包容的心态,但如果“拼爹”现象屡屡发生,“起跑线”不公时时存在,“仇富”、“恨官”情绪何以消解?我们提倡积极进取的心态,但如果寒窗十载也难以改变命运,“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来得轻而易举,个人奋斗又有多大价值?有学者这样描述当前我国改革的基本态势:改革在与危机赛跑。其实,社会心态的培育不也是在与改革进程赛跑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对各地执政者的时代挑战。

8.近年来发生的“周老虎”事件、曹操墓之争、三鹿“毒奶粉”事件、肯德基“秒杀门”、蒙牛“诽谤门”、唐骏“学历门”、张悟本及李一事件等多领域告假丑闻频出。据商务部的统计,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在征信成本太高,而失信又几乎没什么成本的情况下,违约、造假、欺诈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2010年,中科院社会心态蓝皮书课题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市民的调查结果显示,三市总体的社会信任属“低度信任”水平。今年年初,《瞭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5个大中城市的民意调查数据也显示,被访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评价较低,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48.7%评价“一般”,接近半数(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

在经济生活中不诚信现象最为突出,无论在产品信用、商业信用、被是金融信用上,皆有种种恶劣的表现。在政治生活领域的诚信缺失,既表现在领导决策及其执行过程中,也体现在党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思想、作风上。具体体现在社会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政府行为上,一些党政机关还存在随意性、缺乏程序规范和严格的法治意识,以至发生诸多失信于民的现象。政治生活领域信用缺失另一个更为明显的表现是工作中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搞欺骗和弄虚作假。诸如“政绩工程”、“升迁工程”和类似“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屡见不鲜。值得指出的是,政治生活领域的这种不诚信现象常常与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如影随形。除此之外,不诚信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都有相应的表现:特别是在职业生活领域,敬业精神与诚实劳动在相当部分人中失去以往的崇高价值;在个人生活领域,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急功近利,言而无信,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假机构、假警察、假工商等假公务人员,甚至假新闻、假婚姻、假文凭、假考、假招聘、假唱等等,这些不诚信社会现象的泛滥,使得社会信用正面临着严峻的危机考验。

不诚信带给人民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接连发生的失信案例,民众一次次感觉通往诚信的大门越来越遥远,“诚信无用论”、“讲信用吃亏”等消极的社会心态有所抬头。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诚实守信呢?毋庸置疑,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法制体系的完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9.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理性”正成为一个热词。

理性看待收入差距,理性面对社会不公,理性分析网络民意……“理性”的高频度使用,传递的潜台词其实是:在不少问题上,有人正走向理性的反面。理性是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理性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现阶段,这个责任主要在社会管理者,在拥有更强实力、更丰富资源的组织和个人。而每一位公民也应该意识到,任何利益诉求和价值主张,都应在法治的框架下有序地展开,“有理”固然不一定走遍天下,但“无理”注定寸步难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程序理性、目的理性……理性建设的内容包罗万象。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当从培育平等、真实、诚恳和可沟通为原则的交往理性开始。

少一点“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的粗鲁,多一点平等耐心的沟通;少一点“不信谣不传谣”的训导,多一点公共信息的及时披露;少一点“买不起房为什么不租”的不解,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记住,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才是消除非理性最有效的解药。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概述当前我国不良社会心态出现的原因。(2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二)材料中5提到,“在当今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有人称之为“沉没的声音”。请根据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沉没的声音”的理解。(15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三)假如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建议》的提纲。(25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5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 “倡导理性平和心态”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800——1000字

相关热词搜索:重庆华政教育 2013重庆法检申论题 重庆法

上一篇:申论资料-2013重庆法检考试历年真题申论练习题一
下一篇:申论资料-2013年“半月谈”评论:赢得挑战就赢得机遇